成长作伴:轨道乐
开学初,科学区新增了一套轨道玩具,孩子们对于这套轨道玩具充满了好奇,他们会怎么玩呢?
第一次游戏:从失败到成功
小羽和鹏鹏在合作,把轨道延长,两头用积木把轨道架高,小羽在一边滚球,鹏鹏在另一头等着接球,可是球滚到中间就停住了,游戏失败了。小禾和宸宸合作,起点处用椅子架高,中间用积木架高,搭成了高高低低的轨道,球爬不上去,也没挑战成功。文文在旁边看见了,说:球要从高往低滚,才可以的呀。听了文文的话,小羽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文文和小羽一起,重新改造轨道,让轨道从高到低地链接,再尝试滚球,成功啦,孩子们开心地跳起来。
刚开始探索的两组小朋友虽然是合作,但是没有思考在前,只是把轨道组合在一起,也没有想到要让球自动滚动,必须要有从高到低的坡度,像滑滑梯一样,才会推动球向前进。文文作为一个旁观者,能够看出问题所在,说明她有自己的判断能力,是一个善于观察、思考的孩子。其他伙伴在认同她的观点的基础上,和她一起改造轨道,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社会交往能力。
第二次游戏:巧用辅助材料
今天玩轨道游戏时,萱萱说:我们用积木搭座小桥吧,看看小球能不能通过。同伴一起合作,在轨道之间用积木搭了一座小桥,因为造的小桥没有高低不平,所以小球顺利地通过了。阳阳又说:我们可以在轨道上面搭个门洞,让小球通过。轨道游戏中加入了更多的情境,让游戏更加生动有趣。他们会充分利用桌子、椅子架高,不断尝试挑战新的难度。有一次,慧慧又带来了多米诺骨牌,小球滚动推倒多米诺骨牌时,孩子们欢呼起来:成功了,真好玩!
随着孩子认知经验的积累,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材料的挑战,会自主寻找活动室里可利用的辅助材料来增加游戏的难度,喜欢玩有挑战性的游戏。慧慧想到了加入多米诺骨牌游戏,说明她很有自己的想法,这样的孩子能够推动游戏向更高的层次发展,拓宽游戏的思路,同伴的智慧也可以带动其他幼儿敢于挑战和不断创新游戏。
思考:现在,基于幼儿对小球撞多米诺骨牌的兴趣,作为教师还可以给予怎样的支持,进一步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呢?如引导幼儿针对速度、角度与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究?
第三次游戏:更多样的轨道
基于孩子们对玩轨道游戏的兴趣,他们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,与之类似的新材料“轨道滚珠”玩具引发了孩子们新的挑战与探索。
阳阳和言言一起合作在玩轨道游戏,他们把轨道架得高高的,阳阳在积木上面放了一个有双向圆洞的方形积木,说:“让弹珠从这里面滚落下去吧。”言言说:“那好办呀。”他于是又寻找了一块有圆洞的斜坡型积木,阳阳帮忙,找积木架高,小心翼翼地用斜坡型积木的圆洞去对齐方形积木的圆洞,说:“要把洞洞对齐,弹珠就会滚落下去了。”阳阳又找了一架小琴,说:“弹珠滚在小琴上,会发出好听的声音的。”
以上游戏体现了两位小朋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。他们知道要将斜坡型积木的圆洞与方形积木的圆洞对齐,说明对空间位置、形状匹配等有一定的认知。阳阳不仅考虑到弹珠滚落的轨道搭建,还想到找来小琴,期待弹珠滚落在上面能发出好听的声音,反映出孩子具有一定的想象力,能够拓展游戏玩法,为游戏增添更丰富有趣的元素,创造出独特的游戏体验。
结束语:
搭建轨道促使孩子认识不同形状、大小的积木,了解积木特性与功能,知晓斜坡、弯道的物理作用,初步构建力学与空间概念。通过摆放、微调积木时,手指精细动作得到磨炼,手部灵活性、手眼协调能力稳步提升。多人合作玩轨道游戏,孩子要沟通分工、协调意见,学会倾听他人、表达想法,借此提升社交技能。反复尝试让弹珠按预想滚动,成功时带来成就感,失败了也磨炼抗挫力,利于塑造积极乐观的性格。
孩子们从初次接触轨道玩具,探索小球的顺利滚动,到借助辅助材料给轨道搭设障碍、再到利用轨道高度与角度发现小球的力量,孩子们经历了挑战失败到一步步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,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积累经验,最终空间建构能力、合作能力等都获得了提高。